去香港
?
還是回國?
?
國內券商還是外資投行?
?
相信很多同學都會有類似的糾結
?
一個投行家,渴望的是什么呢?
?
參與各式各樣的deals?
?
拿到各種項目褒獎?
?
還是節節攀升的薪水?
?
香港外資曾是高薪和亞洲金融HQ的代名詞,
?
不過,
?
時代日新月異,這一地位也在慢慢轉變
?
1、為什么要離開?
?
近幾年來,中國金融服務正在迅速發展,最大的變化之一甚至可能會提高對中國投資銀行家的需要,并導致各大外資投行將候選人從香港遷往國內。
?
*UBS香港曾經就將部分本來要就職香港office的全職員工轉移到它的北京office
?
中國目前正在考慮允許外國投資銀行經營自己的在岸證券公司,取消之前的各種扼殺性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取消,將極大程度地提升外資投行在中國運營的靈活度以及效率。
?
不過,如果Trump總統之后增加對中國的關稅,那么這些放開金融管制的措施可能會相對應地被推遲執行。(Fingers Crossed)
?
如果外資銀行被允許在中國大陸內獨立經營,那么對大家的好消息就是:高盛,瑞銀,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瑞士信貸等外資投行公司將會擴招!!因為在合資的情況下運營,他們很難和內資投行競爭。
?
乾坤獵頭公司香港的合伙人Danny說:在更寬松的資本市場規章制度下,在中國運營的外資投行們需要“全面擴招”,從前臺到后臺所有職位都將需要招人。
?
擴招的部門中,尤其是需要更多的專注于跨境并購的銀行家。因為外資銀行會更加努力地擴張中國的境外并購行業,將會有更大的人力需求。 Danny說:“大多數雇員都將是中國本地人或從海外回來的中國留學生"。
?
但為了確保有更多執行能力和項目經驗的投行家在項目上,這些外資投行在中國的運營部門也將嘗試將目前在香港的投行家轉移到中國內陸。
?
2、他們想去嗎?
?
令人驚訝的是:
?
本來小編認為很多人都會想留在香港,亞洲的金融中心。但是,被采訪的大部分已經轉移office的投行家們反而非常支持這個轉變。而且他們對于自己之后的職業發展前景持有樂觀的態度。他們的公司提高了他們的工資,以抵消中國的高稅率。
?
其中有一位資深的銀行家(他去年離開了香港的匯豐銀行,然后加入了一家在上海的外資銀行)說道:
?
“雖然我在香港可以賺得更多,但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確保在那里的業務,因為銀行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換句話說,香港的機會比內陸少,但是競爭比內陸大。”
?
另一位資深銀行家(從美國美林銀行香港分行遷至上海)說道:
?
“盡管中國的經濟開始放緩,我仍然看到中國的增長機會比香港多。”
?
3、銀行家們這樣說?
?
如果中國規章制度有所變化,那么外資投行們不需要Joint Venture就可以獨立運營。相對應的,能加入外資投行的中國分部將會對香港的申請者們更有吸引力。 對于銀行家們來說,這些外資銀行的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也將會得到改善。
?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希望在中國加入一家獨立的外資銀行,因為中國本地的內資銀行更具有吸引力。
?
Danny指出:鑒于中國內資券商在國內營收的占比大,所以投行家們在交易中更愿意和內資券商合作。
?
來自一個外資銀行的分析師說:“在中國,想贏得IPO上市交易的項目,您公司的人脈關系比品牌認知更重要。因此即使在中國成立了外資投行的中國分部,這些WOFE的運營可能一樣無助于外國銀行在中國的業務發展。”
?
簡單的說,在中國,有關系才是硬道理!
?
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
?
offer到手才是硬道理!
?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微信平臺: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