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毛病讓我們和優秀者隔了10086個距離。如果不能改變的話,我們就只能一邊繼續羨慕那些成功人物,一邊原地踏步;一邊知道問題在那,一邊讓問題繼續在那。
?
對外發聲,反抗惡意抹黑,我相信誰發都能受到大家的支持,因為這是情感共鳴的事。但是發聲之后,我們該提高的還是得提高,該努力的還是得努力,否則我們早晚會被淘汰。
?
道理很簡單,你不行,老板會淘汰你;老板不行,你會淘汰老板;你不行,客戶會淘汰你,客戶不行,你會淘汰客戶。 這就是誰有選擇權的問題,誰爭取讓自己有選擇權的問題,選擇權不會一直是一邊倒的偏向。
?
發聲文章里,有這么一條候選人留言,貼出來給大家再看一看。
?
文案寫得挺好的。
?
但是,不得不承認:隨著獵頭行業的門檻越來越低,從業人員的資質和素質也確實隨著下降。7年前,接觸的獵頭顧問的確非常的專業、負責;現在遇到的很多獵頭公司無論是從推薦的崗位匹配度還是后期的跟進、反饋都差強人意,甚至要了簡歷后干脆不做任何反饋
?
不求甚解
?
說大家沒有求知欲,大家肯定不高興。大家心里想的是我挺好學的啊,我可是不懂就問,沒事刷文。但,這些其實都不是真正的求知欲。真正的求知欲是要求甚解,求真知的。
?
沒有求知欲,不求甚解的后果是只能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判斷力。或者說只會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無法說為什么是對的,為什么是錯的;為什么部分是對的,為什么部分是錯的。這是非常要命的毛病,無論做什么職業,是什么身份,一旦懶惰慣了,被動接受慣了,就只有被人“洗腦”的份了。
?
互聯網行業的開放導致各大公司的內部職級有較強的對應關系,也因此會被有心的同行梳理下來做成圖。不同版本的流傳圖經常會被分享,大家欣喜地點贊,收藏;但很少有人會指出某個圖里的不正確之處。我相信一定會有人偷懶地就把某個圖發給候選人,讓他自己去看里面的對應關系。但不知道多少人會在工作中想到去double check自己拿到的圖,去做修正,做備注,做細化。而我毫不懷疑的是,多數人會在聽到有幾個人說這圖還蠻準的之后,就安心地直接使用了。可能哪一次套用的時候,被候選人指出不對時,才會知道錯了。
?
說老一代人迷信書,迷信任何的印刷品,覺得上面寫的就是真理。其實,我們新一代人又何嘗不是呢?恐怕我們更加輕信。所謂強烈的求知欲不過是樂于囤積資料罷了。
?
快速成長,快速迭代的要求并沒有讓更多人更好學,通過更努力,更多投入從而獲得成長;而是讓更多人千方百計想著如何走捷徑,用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通過囫圇吞棗,復制黏貼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知識包裝。當我們嘗到了拿來主義的紅利后,我們就自然不愿意去求甚解了。
?
可以拿來,但一定要自己去消化。否則,我們永遠無法原創,即便抄襲/模仿也不會是做得最好的那個。
?
不懂裝懂
?
不懂裝懂可以作為一個戰術用。畢竟啥都不懂的話,候選人怎么愿意和獵頭聊。但這個戰術能夠成功的前提是1你知道自己在不懂裝懂,2對方不知道/不認為你在不懂裝懂。
?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懂裝懂被拆穿了。于是,才會有候選人說“這獵頭什么都不懂,一問三不知。”或是“有些獵頭吧,挺能裝的。自以為自己很懂,其實什么都不懂。”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面對大于自己10年及以上的候選人,你覺得隨便裝,能行嗎?你覺得找個人問過了,甚至找幾個人問過了,拿著他們的答案去說,就一定能行嗎? 可能你會說,不這么做,那怎么做?比如技術類職位,我們不是技術出身的,不求助外腦,還能怎么辦? 求助沒錯,但是求助對象需要挑選,而我們自己也需要先補課。好比,練功都得從基本功練起一樣,如果對于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有吃透,那么你的理解一定會出問題,很容易被人帶偏。比如,候選人說“這個我也能做的,其實差不多的。”你就沒法判斷是真的差不多,還是假的差不多,以及到底差多少。
?
其實,我們需要掌握的僅僅是最基本的,最基礎的。好比學英語,掌握了基本詞匯,基本語法,那么基本的運用就不成問題了。 是陳述句,還是疑問句,我們就不會搞錯。可能有人會說,可現在的要求不是基礎要求啊,需要我們能看懂虛擬時態,會玩倒裝句啊。
?
那么,請一步步來。
?
在你還不懂的時候,不要假裝你懂。告訴對方你懂的是什么,再虛心求教,并讓對方以你能理解的方式來解釋。好比,放棄復雜句,而用簡單句。如果我們不裝懂,更不裝逼,還能認真去思考的話,我相信進步會很快。
?
比如,你可以說
?
“ 我熟悉的是xx,xx,最近才接觸xx, 目前據我淺薄的理解/初步學習(最好是指明什么渠道學的),結合我對他們公司的了解,我覺得這個崗位需要人做...。不知您怎么看?/在技術層面的要求上,您有什么不同看法/補充意見?”
?
“說實話,我對xx只略知皮毛,我覺得是...(把基本概念和理解說一下),您看我的理解還算正確嗎?”
?
“您剛才說的XX,這個詞能給我解釋下嗎?/這個詞的意思是...嗎?/就是別家說的YY的意思嗎?”
?
事實上,大多數候選人都不會苛求獵頭是他們領域內的專家,但是大多數候選人都希望獵頭公司是人力領域內的專家。從競業協議應對,社保繳金細則,外籍人士錄用,股票期權折算到背景調查貼士,面試定制化輔導,職業發展規劃等等。
?
一個人什么時候會對另一個人失望?當前者對后者有期待,而這期待落空的時候。當候選人期待你能展現你的術業時,發現你也一知半解,不光一知半解,還企圖不懂裝懂,敷衍了事的時候,可想而知會是啥后果。同理,把候選人替換為你的客戶,你的老板也一樣。
?
可以坦白不懂什么,但不能什么都不懂還裝懂。
?
結語
?
不求甚解就容易不懂裝懂,不懂裝懂就自然不求甚解。兩者聯手后,就不會有專業知識。
?
專業知識是你的職場立命之本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組成你的個人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沒有價值,往往信任也會缺失。價值和信任皆無,那么,何來生意?何來走通職場的上升通道?何來個人的不斷成長?這一點我們可以拿來自問,也同樣可以拿去問別人。
?
你能創造的價值不能更高,付給你的價格又怎么會更高?
?
別人都具備的,你不具備,你就快被淘汰了;
?
別人具備的,你也具備,你暫時安全;
?
別人不具備的,你具備,你離下一階段就不遠了 。
?
沒有獲取知識并內化的能力,又何談進化?
?
一些心里話
?
這篇文章主體部分我其實在獵頭公司如何避免被吐槽不專業?避免這五點足矣!時就寫好了,本來是想放一篇的,但琢磨著太長(5000多字)+指出提高方向(看著是批評)的文章基本都不討喜(所以似乎該說我的文章基本都不討喜)才分成兩篇。不知道現在會不會多那么一點點人能夠加入自省的行列,更重要的的是加入自我學習的行列。
?
經常有一個聲音會說,你就別寫給獵頭公司看了,你越認真,越干貨的文,看得人越少;但另一個聲音會說,總還是有一兩個人認真在看,也向你表示了感謝,你得堅持。說實話,我就是在矛盾中堅持到現在的。我倒不在乎一些老板說的你文章倒寫得勤快,寫得也還行,我偶爾也會看,但看得人不多之類的話外之音,言下之意。只是,有時候,我的確是失望的,失望的是我沒有看到更多讓我興奮的年輕人。
?
“想向你學習”這話的背后藏著的一句是“加到你后,我有問題就都可以來找你了。”我這里也說一遍,我不是任何人的私人老師(助理),沒有義務24/7 stand by。我還想說向我學習,向你Leader學習,向誰學習都可以,但請先自學。我準備了那么多的內容,找了嗎,看了嗎,學了嗎,聽了嗎,想了嗎?
?
自我轉型以來,真心打動我讓我覺得他是愛學習的年輕人不足兩只手。如果你真的想成為優秀者,卓越者,超過同輩和前輩,那么請拿出行動。你可以覺得別人都沒什么,但你的自我認可要得到客戶的認可才行;你也可以說別人也沒做很好,或質疑別人就做到了嗎? 但這都不改變你自己做得怎么樣的事實。沒人規定奧運冠軍的教練必須也是冠軍,沒人規定小公司出不來大人物。
?
做到別人做到過的,超越別人做到過的才是真正的強者。
?
你不自助,如何助人?
?
獵頭公司就是乾坤獵頭,咨詢熱線: 400-6222-973
簡歷在線投遞請登錄:www.sbcknfd.cn
高端人資交流群④群 197105271,高端交流,人才共享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微信平臺: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