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則新聞,說的是百度因為不堪其擾,舉報了幾家倒賣販賣簡歷的獵頭公司,從而揭開了招聘網站的從業人員和獵頭從業人員之間“不為人知”的秘密。大家都在嘲笑現在的獵頭太low,社會人不要惹更社會人的百度。
?
其實那些天天下載簡歷打陌生電話的獵頭小白是屬于行業產業鏈上最苦的,沒資源又沒有碰上好的領導和公司。這事兒更應該譴責販賣簡歷的招聘網站的工作人員。
?
不過,從招聘網站上下載簡歷然后當作候選人賣給招聘方這種事情,原本就不應該發生。傳統的招聘網站跟獵頭面向的用戶原本應該是兩群截然不同的用戶。招聘網站面向的是主動求職者(在網站投遞簡歷);而獵頭面向的是被動求職者(通常不向網站投遞簡歷)。問題是,在中國,很多時候這兩個用戶群是重合的。假設發達國家兩者用戶之間的重疊是5%的話,在中國這個重疊可能是30%。這多出來的25%創造多了許多以下載簡歷為生的人才中介公司。
?
作為一名曾經的資深獵頭和獵頭公司管理者,我想說:商業世界發生的事情,背后都是供需的問題。
?
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過去十年,在北上深廣誕生了一大批對人才極度“饑渴”的公司,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批快速崛起的“職業經理人”。這個候選人誕生的數量在發達國家可能需要幾十年,在中國只用了10年。隨后,人才和組織之間的流動因為需求和跳槽帶來的薪資增長開始變快。
?
同一方面,在供給側,雖然看起來獵頭公司很多,但是真正好的顧問(好的顧問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主動預判)卻是稀缺的。大量的傳統意義上屬于獵頭業務的市場在原本需要被獵頭顧問“預判”和“截胡”的時候沒有被準確挖掘,導致用戶需求“外溢”到公開市場。因此,部分原本屬于獵頭業務范疇的用戶在有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并沒有獵頭關心,從而不得不轉向求職網站。那些眼疾手快的獵頭靠著這一部分市場,每天都在拼速度第一時間“扔簡歷”給甲方,從而賺取一筆不菲的獵頭費。在此,王扎克也呼吁招聘方不要僅僅只把推送簡歷的時間作為衡量的唯一標準。
?
最后,我們作為職場人士,平時要注重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要隨便轉發自己的簡歷。沒事的話,多跟專業的獵頭朋友交流交流也是極好的,畢竟都是年薪100多萬的人了,沒有幾個可以出來交心的獵頭朋友必須要回去反思一下了。
?
獵頭公司是什么?就是乾坤獵頭,咨詢熱線: 400-6222-973
簡歷在線投遞請登錄:www.sbcknfd.cn
高端人資交流群④群 197105271,高端交流,人才共享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微信平臺: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