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公司分享:百萬獵頭顧問的內心獨白之我為什么喜歡見候選人?
能夠準確評估并說服合適的候選人,是獵頭的核心能力之一,這都是在見候選人的過程中完成的。
?
不過話說回來,我為什么喜歡見候選人呢?
?
我其實是一個不太擅長交際的獵頭顧問,在早期的時候,我見候選人的認知,是來自于被迫,分為四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我用了四年的時間驗證了KA模式下,單一以電話為主要工具的方式,并不適合我這樣資質平平的獵頭顧問。
?
比較典型的特征:首先,和候選人是兩個世界的人,基本沒有交集;其次,辛苦mapping的候選人復用機會很少,即使賣出去的候選人基本上這一輩子不會再有聯系。
?
這個階段讓我感覺做獵頭的價值感很低,找不到成就他人的價值感,所以我被迫要找到一個解決方式,讓我把獵頭工作做得更有成就感,更有價值。
?
所以,到了第二個階段的被迫。在PS模式下,為了不被淘汰,被迫完成見人的KPI。這個階段,其實是為了解決第一個階段的痛點,見候選人是唯一的出路。
?
PS模式下,在被迫見候選人這個階段走了兩年。
?
比較典型的特征是業務的源頭來自于候選人,每周見十個候選人是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
第二個典型的是對于每個月見候選人的數量,大家都是要PK的,這樣的團隊文化,真的是痛并快樂著。
?
因為有了面對面的深度溝通的機會,解決了第一個階段的痛點,真正的能夠影響候選人的機會增加了。職位的薪酬不再是唯一的溝通內容,成就他人的價值感開始增強。
?
第三個階段的被迫,是因為對候選人有了更多的影響。我開始反思。
?
候選人會受獵頭顧問的影響而改變了自己的職業軌跡,并且是最重要的四五年。那么,我合作了太多的互聯網中小企業,這些機會對候選人的職業經歷是加分,還是只是眼前的高薪,未來的減分呢?
?
所以我被迫轉而服務互聯網的巨頭(期許大的平臺可以成就候選人)。在這個階段,我走了一年。
?
回顧這三個階段,也就是這七年時間,我認為只有見候選人這三年的從業經歷,才算是真正的獵頭生涯,讓我更加能感受到成就他人的價值。
?
所以我覺得這就是我一直在堅持做職業獵頭而沒有轉為HR的一個重要因素。
?
還有一年是今年,這一年我轉做教育行業。
?
轉做教育行業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為對于優秀人才成長軌跡的發現,以及自己的一些反思,這是跟個人成長特點有關,所以這里不多做介紹。
?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微信平臺: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