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候選人朋友們:
?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提交了離職申請,正式告別這個陪伴我走過黃金十年的獵頭行業。在這個充滿咖啡香與電話鈴聲的下午,我坐在堆滿候選人簡歷的工位上,突然想起十年前入行時導師的話:"獵頭是人才市場的擺渡人,既要對得起企業的傭金,更要守住候選人的信任。"這句話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十年,今天終于要拔出來了。
?
一、那些獵頭不會告訴你的行業真相
?
很多人以為獵頭每天出入陸家嘴的云端會議室,握著星巴克和各路高管談笑風生。實際上,我們更像是戴著領帶的數據礦工——80%的時間在系統里篩選重復簡歷,15%的時間被客戶追著要"昨天就該到崗的CTO",剩下5%還要應對候選人突然失聯的焦慮。記得去年操作某新能源總監崗位時,我三個月打了427通電話,最終推薦的候選人卻在入職前一天說:"獵頭費夠買輛特斯拉了吧?"這種時刻,比丟單更難受的是職業尊嚴的刺痛。
?
在這個行業,我們見證過太多荒誕劇:有企業要求"35歲以下博士"還要"精通六西格瑪和太極拳",有候選人簡歷上的年薪像比特幣般瘋狂跳漲,更見過同行為了搶單偽造offer的灰色操作。最讓我心寒的是,當某位芯片工程師因家庭原因拒絕異地offer時,老板拍著桌子說:"告訴他老婆,不去就離婚!"那天我站在公司落地窗前,看著樓下螞蟻般的人群,突然看不清自己的倒影。
?
二、職場遷徙者的生存指南
?
在你們即將踏上新征程的時刻,請允許這個"退役擺渡人"送上最后的叮囑:
?
離職不是百米沖刺
?
別被新東家的期權晃花了眼,記得找老東家開好收入證明和推薦信(特別是外企背景的朋友,這是你們職業生涯的"通關文牒")。去年有位財務總監候選人,因為前司HR拖延離職證明,差點錯過跨國藥企的背調,最后還是我帶著果籃去人事部"劫"出來的。
?
警惕甜蜜陷阱
?
當現公司突然給你加薪升職,先別急著感動。上個月某互聯網大廠用"特別貢獻獎"拖住要跳槽的架構師,三個月后組織架構調整,他的新title還沒捂熱就被優化了。記住:真正的留人不是加薪條,而是發展通道。
?
獵頭不是敵人
?
雖然行業里混著把你們當KPI道具的同行,但請相信仍有堅守底線的顧問。就像我操作過的Case里,曾幫候選人爭取到超出預期的簽字費,也阻止過企業用競業協議綁架人才。下次接到獵頭電話時,不妨多問句:"這個崗位的真實匯報線是怎樣的?"
?
三、為什么選擇離開
?
很多人問:業績百萬的資深顧問為什么要走?因為我看夠了劇本式的職場戲碼——候選人變成報價單上的商品,企業用人需求異化為資本博弈的籌碼。當某醫療集團要求我們"只要復旦交大背景,其他學校直接屏蔽"時,我仿佛看見人才市場正在筑起新的柏林墻。
?
更讓我恐懼的是行業異化。現在某些獵頭公司考核的不是匹配度,而是通話時長;不看職業規劃,只看傭金比例。有次面試新人,她驕傲地說"上周成功讓候選人降薪30%入職",那一刻我知道,該按下暫停鍵了。
?
四、臨別饋贈:三個職場錦囊
?
建立"職場備胎庫"
?
定期更新領英動態,存好3個可信獵頭的聯系方式。去年半導體寒冬時,正是某位顧問提前預警,讓多位工程師避免了被動裁員。
?
學會計算"隱性成本"
?
評估offer時別只看薪資數字,算算通勤時間折合的生命價值。曾有位候選人拒絕漲薪30%的offer,只因新公司沒有母嬰室——后來那家公司果然爆發了哺乳期員工集體訴訟。
?
給職業生涯留白
?
每三年做次職業審計,列出你獲得的成長刻度。就像我服務過的一位CFO,他跳槽永遠遵循"30%能力提升+20%資源拓展"的鐵律。
?
窗外的暮色漸濃,辦公桌上那個刻著"金令牌明星獵頭"的水晶獎杯,在夕陽下折射出細碎的光。這個行業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是永遠對人性保持敬畏——無論是候選人在簽約前的深夜來電,還是企業HR偷偷透露的崗位真相,那些超越利益計算的真實瞬間,才是支撐我走過十年的微光。
?
愿你們在前路中,既能抓住躍遷的機遇,也不丟失選擇的自由。
?
你們曾經的擺渡人
?
于離職倒計時第3天
?
選獵頭公司就找乾坤獵頭,咨詢熱線:400-6222-973
企業招聘登記&簡歷投遞請登錄:www.sbcknfd.cn
平臺質保,招聘靠譜,1天內快速響應推薦人選,1周可關閉職位完成交付,200萬高端人才數據庫,20年獵頭服務,覆蓋全國超110座城市。
更多獵頭職場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qiankunlt